再不吃长鱼面,黄鳝就要冬眠啦!
立冬刚过,南京马路牙子旁边聚集起了黄而脆的梧桐落叶。算算日子,正是鳝鱼一年中最好吃的时节~
经历过春夏季节的滋养,还有半个多月就得开始冬眠的鳝鱼,在凉风里贴上秋膘,进入全年最壮实肥厚的状态。弹嫩紧致的口感,正是南京的深秋限定!
于是,我们趁着时令,去吃了三碗各有特色的长鱼面——
▽▽
南京做鳝鱼的馆子成百上千,唯独它有胆自称“鳝鱼王”,店里也只卖鳝鱼面。
两开间的大通铺已经在竞争激烈的南湖开了好几年,实力自然是大大的有!
厨间门口坐着的师傅正在熟练地给鳝肉去骨。两手一捏一拽,相机还没对上焦就处理好一整条,看得我们着实有点馋……
正拍着,本菌的洋葱鳝鱼盖浇面上桌了!
现炒的洋葱鳝鱼带着镬气上桌,散发出极为诱人的热意与酱香。迫不及待地带上两根姜丝,夹一筷子鳝段入口——
鲜!齿尖刺破鳝鱼娇嫩外皮的瞬间,囤积在皮下的一小层脂肪爆裂出水产的鲜香。肉质丝滑而不失弹性,一口惊艳!
不得不说,店家把鳝肉处理得非常精妙,既剔除了鳝骨,也没有留下土腥,咸鲜的滋味悠长而澎湃。
酱香为主、甜味为辅的调味,也丝毫没有毛病。洋葱去了辛辣,保持了清甜,和鳝鱼浓厚的鲜相辅相成,青椒的辣味画龙点睛,增添了一丝跳脱感。
把面拌开,酱香随着筷子的动作而散逸开。有了咸鲜带甜的酱汁加成,原本平平无奇的圆碱面一下子鲜活起来,叫人忍不住大快朵颐。
有一说一,一碗吃到底稍微有点油,不过瑕不掩瑜~
配面的长鱼汤真是绝了!奶白的汤头看似厚重实则清淡,只有悠长的鲜味游走在口中。
汤中还浮着一只炸得很透的荷包蛋。疏松的气孔吸饱了鲜汤,一咬汁水迸溅,太满足!
55元一碗的价格,大概是南京市井长鱼面的天花板,着实有些昂贵!
但试吃后,本菌必须给出“一分价一分货”的评价。如果你下定决心今秋有且只有一碗长鱼面,我会无脑给你推荐它!
钓鱼台深处的苏耳朵,今年把面馆往前挪了挪地儿。摆上人行道的桌子不见了,里间的桌子摆在秦淮河边,别有韵味。
这个季节来苏耳朵,10个人有8个会点长鱼面。一大桶长鱼面汤就这么在店门口不断咕嘟着热气,深锅里卧着数条货真价实的鳝鱼。
34元一碗的长鱼面,已经算是非常实惠啦!十来段长鱼在碗口铺陈得很有气势。
夹一筷姜丝,舀一勺剁椒,添两勺辣油——在南京范儿的面馆,就得是南京款的吃法!
不同于南京任何其他鳝鱼做法,苏耳朵的鳝肉一煮二炸三卤,鳝肉的滑嫩在酥炸后转化为干香,鲜味被浓缩在了鳝肉的纹理之间。
这样处理过的鳝鱼,肉质紧而不僵。肌肉散开的时候能体验到锐利的鲜味,味道极富标志性。
苏耳朵的面条本菌一定要吐槽吐槽!方形的细面在南京不多见,吃口偏软,并没有圆碱面的戗口。
最重要的是,在面汤里跑一会就软了,对习惯于相机先吃的我们来说,真的不太友好……
不过鳝鱼底汤必须得点赞!在门口瞧见它咕嘟的时候就已经十分期待,喝起来也确实清鲜可人——两勺辣油都掩不住的鲜香,可想而知!
在老门东隔壁的马道街,长鱼面馆的人气丝毫不熟街口的顺心拉面!饭点进店必然是需要等位的。
这碗红炒干拌长鱼面,是我们此行的觅食目标。
漫山遍野的韭菜和酱汁覆盖了表面,让鳝鱼和面条几乎没有出镜的机会。浓厚的韭香伴着热气扑面而来,不用吃都知道新鲜!
鳝肉隐藏在韭菜堆成的小山中,数量真不少!一口面一口鳝肉,正好能吃到碗底。
这家的长鱼先过油再爆炒,肉质紧实而细致,入口轻咬便能触发微妙的回弹,口感真的非常奇妙!
新鲜的韭菜相当细嫩,细嚼之下可以解锁植物的清甜,给整体的味道注入一丝清爽。
然而这点清爽并不足够,毕竟这酱汁实在太太太太太咸啦!挂汁能力高超的手擀面把这一缺点再度放大,黄鳝原本的鲜都被压制了不少……
还好配赠的面汤调味偏淡,喝起来也清鲜可口。表层飘着的油花虽然看起来稍稍厚重,怕腻的朋友得撇掉它再喝,但一旦接受了这个设定,就能喝出其中蕴含的风味。
如今养殖业发达,深冬初春的大部分时节也有鳝鱼供应。但对于追着时令吃吃吃的老饕们而言,冬天开始前的长鱼才最是肥嫩鲜美,无可替代。
三碗长鱼面下肚,本菌的“馋”已被黄鳝安抚,咂摸着嘴,鳝鱼丰厚的肉感犹在齿尖,回味里泛起一抹纯纯的鲜……
这秋膘,妥妥地贴上了!